首页 > 行业研究 > 正文

世界热文:杨梢叶甲的危害是什么?杨梢叶甲的发生与防治

2023-02-02 13:31:23来源:互联网


【资料图】

山东省阳谷县林业局  王延阁 孟丽 孟洪光

杨梢叶甲的成虫危害杨、柳、梨的叶、梢,危害特点是成虫咬断新梢或咬断叶柄,造成大量落叶,群众俗称“咬把虫”。形态特征:成虫体长5-6.5毫米,体宽2.1-3毫米。体狭长,底黑或黑褐色,体背腹面全面密被黄色或黄褐色鳞片状毛,额唇基,上唇和足淡棕红或淡棕黄色。头宽、基部嵌于前胸内;复眼内缘稍凹切,唇基横宽与额愈合。触角丝状等于或稍超过体长之丰,第一节粗大,长椭圆形,第二节短于第三节,四节稍长于三节而短于其后各节。前胸背板矩形宽大于长,与翅鞘基部约等宽,前缘稍弧弯,鞘翅两侧平行,中足后足胫节端部外侧稍凹切,跗节1-3节宽,略呈三角形,爪纵裂。卵乳黄色,长椭圆形,顶端稍尖。幼虫老熟时乳黄色,体长6毫米左右,初卵乳白色,头黄褐色,有3对胸足,末端有一对突起,微向腹面弯曲。蛹近纺缍形,乳白色,行走时如蛴螬状。生活习性:根据本人近几年调查观察及防治试验,该虫在我县一年一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成虫来年5月上旬开始出现,5月中旬为盛期,6月下旬为末期,成虫多集中在林缘上的新梢上啃食近梢部的叶柄,将叶柄咬去三分之二,经过1-2天后剩余三分之一,相继脱落,新梢呈现光杆,叶片、叶柄落满林地。成虫也常将叶片咬成缺刻和孔洞,气温高时多集中在树冠或林丛内,傍晚交尾最盛,早上伏于叶背不大活动,震动树干则飞走或下落,但不到地面旋又飞去。卵产于土内,也有的产卵于土缝中。幼虫孵化后钻入土壤深处危害植物的幼根。防治方法:1、对发生虫害地块可通过地表撒施毒土深翻杀灭越冬虫源,降低虫口密度。2、防治成虫喷80%DDV1000倍液。3、喷阿维.灭幼脲2000倍液。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