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减肥法”风靡全网 碳水化合物真是变胖主因吗 天天热文
从生酮饮食,到“断碳”“碳循环”,再到最近爆火的“某明星减肥法”……夏日来临,随着人们身材管理意识的提升,社交媒体上,“控碳”“控糖”话题热度高涨,各种通过减少或阻断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减肥方式广受追捧。碳水化合物真的是变胖的主要因素吗?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过低是否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资料图)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吸收营养的三大来源之一。“低碳减肥”的原理是通过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后,人体由从碳水化合物获取能量,转变为将脂肪作为主要能量来源,以实现减肥效果。
以网络上较火的“碳循环”减肥法为例,过程分为三部分:“高碳水日+强运动”“中碳水日+适量运动”“低碳水日+不运动”,其中高碳水日是为了提高新陈代谢,低碳水日是为了减脂,以三天为一周期反复循环。
“断碳”则是在减肥阶段完全不食用主食,以最大限度压缩碳水化合物摄入。值得注意的是,和公众将“碳水”和“主食”画等号的认知不同,蔬菜、水果等其他食品中也包含碳水化合物,以米、面为主的主食因其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从而被认为是变胖的主要因素。
最近爆火的“某明星减肥法”也是“断碳”的一种,与此同时,还减少了脂肪、蛋白质等其余营养来源的摄入量,据明星本人和网友反馈,坚持5天能减重10斤左右。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功能物质。中国营养学会推荐18岁至49岁中国人的膳食总能量中,要有50%至65%来自碳水化合物。谷物是中国的传统主食,也是一种非常经济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因此中国营养学推荐一般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50克至400克的谷物。
除了提供能量外,碳水化合物有参与构成人体组织结构、防止脂肪过度分解带来的酮血症和酮尿症,属于多糖的膳食纤维,还有增强饱腹感和改变肠道菌群等功能。
碳水化合物之所以被视为变胖的根源,是源于人们对糖摄入的警惕。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分解后会产生葡萄糖,这种人体必需的营养,一旦摄入过量,无法消耗掉的葡萄糖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体内。
“对于糖尿病患者,我们会建议将病人的碳水化合物所占能量摄入比例降低10%左右。一些‘低碳减肥法’的碳水摄入量可能只有推荐值的三分之一,包括‘断碳’减肥的方式,其实都是极端且不可持续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谭桂军说。
长期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足有可能加重肝肾的负担。“在正常人的体内,碳水、脂肪和蛋白质三种营养物质是按一定合适比例摄入的平衡状态。”谭桂军说,一些长期只吃肉类不吃碳水,以蛋白质作为碳水缺口替代的“断碳”饮食,会加重肝肾负担,长期可能出现尿蛋白和转氨酶等指标的升高。
作为重要的功能物质,碳水化合物缺乏还会导致乏力、冷汗、心情不佳、注意力难以集中等问题。部分人群在长期断食碳水后,甚至会产生进食障碍。“突出表现为厌食和暴食交替出现,长期极端饮食和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会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出现。”谭桂军说。
近年来,“生活化减脂”成为减肥圈中的“热词”。“这和我们在减重门诊为患者制定减肥方案的思路相同。”谭桂军说,每天早睡早起,进入到正常的生活节奏中,将每天的进食时间前移,避免热量难以代谢形成脂肪。此外,还要尽量少食用高油高盐的食物以及精米精面等精致碳水化合物。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减肥方式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决定,但务必要在定时定量、膳食平衡的健康饮食前提下,搭配适量的锻炼,才是真正科学有效的减肥方法。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低碳减肥法”风靡全网 碳水化合物真是变2023-06-14
- 企业形象墙如何设计2023-06-14
- 榕树贷款:用智能技术为用户带来更好的金融2023-06-14
- 百融云创积极响应数字乡村建设 为数智化乡2023-06-14
- 5月信贷投放速度放缓,央行调降利率释放稳2023-06-14
- 同济大学教授黄运成:大型市值上市公司稳中2023-06-14
- 【财经面对面】一线调研:科创金融如何突破2023-06-14
- 【全球时快讯】iso镜像文件是什么_ISO镜像2023-06-14
- 世界最资讯丨获80亿元综合金融支持 纬景储2023-06-14
- 全球观焦点:男生说的三明治是什么意思?2023-06-14
- 今日播报!2021滨州学院分数线是多少分(含2023-06-14
- 华安保险提供“管家式服务”让车险人伤理赔2023-06-14
- 手脚发紫是什么原因(手脚冰冷发紫怎么回事)2023-06-14
- 久立特材:6月13日融券卖出金额8.70万元,2023-06-14
- 协同通信早盘放量飙涨 股价现涨超67%2023-06-14
- 世界快播:中文在线:6月13日获融资买入1.12023-06-14
- 最新快讯!美图公司早盘持续升高 股价现涨2023-06-14
- 环球头条:矩阵股份:6月13日获融资买入5862023-06-14
- 金山云早盘高开高走 股价现涨超15% 世界报道2023-06-14
- 每日热点:珍酒李渡早盘涨幅持续扩大 股价2023-06-14
- 环球信息:瑞声科技现涨超4% 信达证券建议2023-06-14
- 智己LS7销量公布,5月依旧发挥稳定!2023-06-14
- 中叶壹乡壹品 融合资源强产业,共探湘品路2023-06-14
- 2023开放原子全球开源峰会在北京成功举办2023-06-14
- 热推荐:至少 11 款 OPPO 手机可升级至2023-06-14
- 焦点热讯:杨幂的“幂式穿搭”,格纹功劳很2023-06-14
- 全球快播:关于对G6京藏高速刘白段封闭施工2023-06-14
- 头条焦点:把握制造业转型升级趋势2023-06-14
- 逆回购、SLF意外“降息”后,存款利率还有2023-06-14
- 世界播报:144件科技产品亮相石墨烯大会2023-06-14
精彩推荐
- 5月信贷投放速度放缓,央行调降利率释放...
- 今日播报!2021滨州学院分数线是多少分(...
- 协同通信早盘放量飙涨 股价现涨超67%
- 最新快讯!美图公司早盘持续升高 股价现...
- 金山云早盘高开高走 股价现涨超15% 世界报道
- 每日热点:珍酒李渡早盘涨幅持续扩大 ...
- 环球信息:瑞声科技现涨超4% 信达证券建...
- 全球快播:关于对G6京藏高速刘白段封闭...
- 世界播报:144件科技产品亮相石墨烯大会
- 硬核“保交付”|青岛19个项目有望近期交...
- 天天新资讯:小米笔记本pro充电问题
- 商务部:中国将稳步扩大对非投资
- 如何看懂一只基金?怎么判断一只好基金
- 新手适合购买基金吗?基金到底怎么买合适
- 银发经济迎来前所未有机遇
阅读排行
-
【全球时快讯】iso镜像文件是什么_ISO镜像文件是什么东西
上一篇2023-06-14 10:51:07